热讯:玉米蓟马防治三误区
来源:农民的小帮手 2023-06-23 09:58:10

种植玉米的朋友,建议抽空去田间查看自家玉米的长势,仔细观察叶片,是否有不连续的银白色食纹,如果发现有该情况发生,可能会发生蓟马了,及时做好蓟马的防治工作。

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,不少群友说,他们当地的玉米蓟马,今年发生相对比较严重,不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,蓟马的危害都很猖獗。虽然前两年已经有爆发的趋势,不过,和今年相比,相对还是少一些。


(资料图片)

如何判断是否为蓟马危害?

第一个症状:观察玉米叶片的正面,会发现有一些黄色条斑,或者是一些很小的白点。再观察叶片的背面,会发现有不连续的银白色食纹,具体在图中已标注。

蓟马的危害主要是危害叶片的背面,这也是导致农户们不容易发现的原因之一,往往等看到叶片正面有危害症状后,其实,背面已经危害多时了。

第二个症状:观察玉米的心叶,不少农户遇到过玉米心叶卷曲、扭曲,呈“鞭状”,主要就是蓟马所危害。这是由于蓟马在心叶内危害时,它体内会释放出一种黏液,心叶被黏液粘住,导致不能正常展开,也就形成了卷曲。

遇到这种情况时,用手剥开卷曲的心叶,基本上就能看到蓟马,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,导致植株矮小,严重的情况下,会形成死株。

今年玉米蓟马为何发生严重?

蓟马的发生严重程度和是否降雨有很大的关系,如果玉米苗期时,当地降雨比较多,蓟马的发生相对就会弱一些。相反,如果玉米从播种后,一直到苗期,当地都没有有效降雨,田间比较干旱,那么蓟马的发生危害就会大一些。

今年多个地区,玉米苗期时,田间相对就比较干旱,比如,以小帮手所在的豫东地区来说,虽然5月下旬的连续阴雨天气,影响了小麦的收获。但是,进入到6月份以后,从夏玉米播种,到5-6片叶,基本上都处于高温的天气,田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。

这就为玉米蓟马的爆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。除了河南多地以外,安徽、河北南部、山东南部、江苏等多个地区,基本上也是类似的天气,直到6月18-20日期间,才遇到了下雨天。并且,降雨过后,随后又迎来了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。

还有一点,如果田间杂草比较多的地块,蓟马的发生也相对比较严重。因为杂草是蓟马的中间寄主,如果田间杂草过多,蓟马的数量就会增加,危害相应也会加重。

玉米蓟马该如何防治效果好?

先说预防措施,对于蓟马来说,播前拌种能够很好的预防蓟马的发生,但是,并不是完全能预防不发生。

就比如今年蓟马发生严重,即便播种拌种了,甚至二次拌种了,也会受到蓟马的危害,只不过和不拌种相比,危害相对会小一些。

对于田间已经发生蓟马的情况下,就需要及时喷施杀虫剂防治了。蓟马相对来说,并不是很难防治,市面上能防治蓟马的杀虫剂也有很多。

如果选择比较便宜的杀虫剂,可用吡虫啉、啶虫脒,一亩地也就1-2块钱,不过,随着多年使用,再加上蓟马的抗药性增加,部分地块使用后防效会差一些。

而噻虫嗪、烯啶虫胺、吡蚜酮以及一些菊酯类的杀虫剂,对于蓟马的防效会好一些,价格相对也会贵一些。

如果该田间常见发生蓟马,蓟马的抗药性很强,建议选择上述杀虫剂的复配药剂,比如吡虫啉+虫螨腈、阿维菌素+啶虫脒、氟啶虫酰胺+吡蚜酮等等,蓟马对其抗药性较弱,提高防治效果。

既然玉米蓟马易防治,为何有些农户说有难度?

其一,杀虫剂选择错误。比如自家地块蓟马抗药性大,再加上数量多,使用常规的吡虫啉、啶虫脒,又没有增加剂量,喷施过后防效一般,就会感觉有难度。

其二,喷药时不彻底。蓟马的危害主要在叶片背面,以及玉米心叶处。在打药时,如果随便喷施,没有打匀、打透,尤其是心叶和叶片背面没有药液,对于蓟马的防效就会差一些。

其三,不见蓟马不打药。有些农户不看到田间大面积蓟马后,就不去打药,认为蓟马很少。而当田间玉米危害症状明显以后,基本上就处于蓟马发生的高峰期了,此时再喷施杀虫剂,可以适当增加剂量,如果杀虫剂选择错误,剂量也没有增加,就会感到防治有难度。

上面这3点,属于常见的防治误区,既花了钱又没有起到作用,还浪费了时间,一定要避免。

对于黄淮海夏播玉米来说,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,是玉米苗期蓟马发生的高峰期,尤其是今年多地的农户们都说蓟马发生严重。小帮手建议玉米种植户们,一定要重视,勤观察,及时做好防治工作。

相关文章

最近更新